福州新闻网讯 最近有市民通过本报新闻热线建议,在城区推广修建立体停车库,缓解城区停车难问题。
目前福州的立体停车场运营情况如何,现有立体停车场究竟有多少,它能否有效解决城区停车难问题?记者对此进行了调查。
28日上午,记者来到位于五四路的信和广场。还未落成的大厦内,已安装了一台升降横移式停车设备,尚未启用。“这个地段寸土寸金,车流量大,停车位紧张,只能安装立体车库。”一位工作人员说。
信和广场对面的新华都广场地下立体升降横移车库,早在2005年就可使用。如今,由于缺少专业操作人员,这个总泊位40多个的两层停车库,仅一层能用。
“操作设备的人员需要专门培训。这里曾被水淹过,部分设备受损。这些设备均产自省外的厂家,每次维修都要厂家派人过来,很麻烦,而且维修费用很高。”物业处的工作人员介绍。
车库门口已挂出告示,“五一后停车费将由来的原每三小时五元,每超一小时加两元,改为每两小时五元,每超一小时加三元。”
市机电设备检验中心的工作人员邓先生介绍,最常用的立体停车设备是升降横移车库。福州现有80多台,主要分布在五四路信和广场、安泰街道、津泰公寓等处。另外一种是垂直升降式车库,福州现有2台,位于五一路乾隆天下住宅区。
“福州现有的立体停车设备,均产自省外厂家。”市特种设备安全检验处的一名工作人员介绍。
记者搜索相关资料发现,目前福建省仅龙岩市有一家名为“广通钢铁结构工程有限公司”的企业,在去年底刚通过国家质检总局的审批,具备生产安装、改造、维修立体停车设备的资格。
“立体停车场可以提高停车场的使用率、周转率,可有效解决城区停车难问题。”业内人士分析指出,福建立体车库的发展并不理想,2006年全省新增立式车库泊位462个,总泊位数为1331个,在全国排名第19位。
福州最早出现立体停车库的是在湖东路的凯捷大厦。据当初建立体车库的相关负责人介绍,推广立体车库,造价高是个门槛。比如一个21层的小型垂直升降停车库,造价要几百万元。当然,如果有人肯投资建公用立体停车位,或政府出资支持,这对于缓解停车难问题,或许是一种新的模式。
对于民间资本参建公共停车场地,政府在政策上已有倾斜。早在2002年,市政府就出台《公共停车场优惠建设暂行规定》,对民间资金参建公共停车场地,市政府从市财政资金中拨出专款鼓励参建停车场的建设单位,即根据停车场所的土地等级,对每车泊位给予奖励:一级地段建停车场,一个车位奖9000元,二级地段奖6500元;停车场周边300米内禁止设路面停车场。
(福州晚报记者 张剑锋 叶智勤 实习生 陈锦华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