南京将开挖地下停车库缓解老小区停车难,上周,晨报报道的《解上海停车难题能否向南京“取经”》,引发上海各社区在停车难题上的强烈共鸣,甚至有小区业主已经开始为自己小区寻找合适的车库开挖点。相关人士表示,已经上升为城市全局性问题的泊车难,主动出招好于被动应对。
受启发,业主忙找地下资源
长宁区泉口路上有一个本世纪初建成的小区,没有规划中的地下停车库,所有的泊车都挤在小区路面停放,尤其到了晚上,原本就不宽敞的道路一侧全都密密匝匝。小区业主告诉记者,近年来,随着小区私家车数量的不断增加,停车问题已经在小区内愈演愈烈。
“如果我们小区能挖个地下车库倒是不错。”小区业主沈先生说,看了晨报报道后,他就在琢磨,小区都是高层和小高层,在楼房下挖车库肯定有难度,他想到了小区的一块中心绿地,他说,这块绿地的面积较大,上面没有任何建筑,是小区居民平时活动的主要场地,“这块绿地下的空间没有被利用,蛮浪费的。”他说,很多相类似的小区,都有可以利用的场地,至少可以解决小区内百余部车辆的停放问题,也可能是的疏散点。
家住水清路上的贾先生则来信发表了另一种观点,他建议,在有条件的地方,应由政府统筹安排建造,各社区应当因地制宜不断开发空余场地建小型停车场。他还认为,废旧厂房也可以建造立体停车场以缓解停车难的问题。
说提醒,地上地下都可试试
一位业内人士表示,从老式小区到世纪初建造的小区再到新式社区,停车问题目前在国内的大中城市中已经愈发严重,有些甚至已经上升为城市的全局性问题。谈及开挖地下车库,该人士表示赞同,这同规划城市道路一样,“主动出招好于被动应对”。
同济大学地下空间研究中心主任束昱教授则认为,不同类型的老小区应区别对待。对于以后有改造重建可能性的老式小区,他推荐可以先在地面上建设立体停车库,而且,“还可以在立体车库的四面墙体外侧立面上种植立体绿化,在车库的顶上安装太阳光发电或导光装置,用作立体车库的采光照明”,因为这样既省钱,而且对小区环境的影响也不大,甚至可以达到增加绿化面积、节能降碳的作用。
只有对于那些几乎没有“向上空间”的老式小区,束昱才认为可以适度开发利用地下空间资源建设地下车库。当然,不管是哪一种方案,束昱提醒必须提前调查清楚老式小区的基本情况,并对小区既有建筑及工程水文地质条件进行具体分析。
■他山之石
南京“向下挖”,杭州“向上走”
晨报记者两年前曾转赴杭州对当时杭州的“停车新政”进行报道,其中马路停车是报道重点。
为解决停车难,这些年,杭州前前后后出台了许多举措,如错时停车、规范停车位、鼓励社会力量建停车场等等。但杭州的车辆拥有率在持续上涨,仅去年一年全市机动车上牌就超过21万辆。
所以,对于停车资源十分有限的旧小区来说,除了南京正在尝试的“向下发展”,的办法就是“向上发展”―――开发立体停车库。记者也从和平苑社区所在的杭州市下城区有关部门获悉,如果该项目运行较好,今后该区或计划在全区范围内逐渐推广立体车库。